
【同心战“疫”】疫情下坚守工作的老师们
2020年的这个寒假,全院师生都在关注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保障全院师生健康平安,我们的辅导员老师、行政教师、党支部书记一直在默默忙碌着.....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的老师们在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
方刘基老师(党政办主任)
——贴心负责的“方管家”
作为我院党政办主任,方老师在疫情期间每天坚持汇总教职工信息数据,关心每位教职工的身体情况和健康打卡情况,承担着疫情期间学院行政统筹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学院教职工群里也一直活跃着方老师的各项通知、提醒和温馨提示。
【方老师寄语】:
庚子年春节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面对疫情,我院全体师生员工及学院全体校友所展示出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我无比感动。
我们土木工程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院?这是一个有着徐斌、孙红波等面对疫情心系母校校友的学院;这是一个有着黄妍等面对疫情心系学院抗疫工作在读学生的学院;这是一个有着每天奋战在一线默默奉献的学工一线教师的学院;这是一个有着李安原等身在国外心系学校、学院抗疫工作老师的学院。
我曾在发布学院通知时写道“等到疫情过去,春暖花开时,我们相聚风则江畔,共创文理和土木新的辉煌”。我坚信,有这样可爱的校友、学生、老师,学院未来可期、辉煌可待!
沙鹏老师(岩土工程系党支部书记)
——担当尽职的“沙书记”
沙老师在得知疫情严峻形势的当下,第一时间在岩土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发起号召,号召教工党员勇于担当、发挥作用。随后,30位岩土工程系党支部教师自发捐款13666元给湖北慈善总会,并捐赠500元购买口罩等物资邮寄给身在湖北、武汉的学院教师,帮助他们共渡难关!沙老师作为党支部书记,心系疫区,积极带领支部党员教师一起为武汉、为疫区助力。
同时,沙老师还是岩土工程方向的一名专业教师。面对疫情特殊时期,沙老师也当上了网络教学“主播”,研究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为同学们解疑答惑。
【沙老师寄语】:
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伴随网络开课,我也结结实实的体验了一把“网络主播”的艰辛。当然,不求各位同学刷礼物双击666,我还是希望大家更加努力的学习,不虚度光阴。这也是在疫情之下,我们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让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不仅仅停留在感动。
王婷老师(本科生辅导员)
——细致叮咛的“王妈妈”
疫情期间,王老师负责本科生信息汇总、毕业生创就业、建筑学系学生工作。“准妈妈”的她每天坚守岗位,早起督促学生打卡,晚上统计各类数据,工作起来依然很拼哦!承担着本科生信息汇总的艰巨任务,王老师化身为“行走的实时闹钟”,她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专业群、班干部群、班主任群里:“小懒虫们该起床填报信息啦!”、“还有X位同学没填报,马上要电话提醒啦!”【小编提醒,疫情防护千万条,王老师的温馨提示别忘记哦~】
【王老师寄语】:
曾在新闻上看到一句话“哪有什么天生的白衣天使,他们不过都是孩子,换上战衣,在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救人”,不禁为之动容。疫情面前,担当就是责任,职责就是使命!于我们辅导员而言,在特殊时期认真做好学生服务保障工作、关注好学生平安健康,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特殊时期,我们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很充实:会因为一个学生未回复消息而使出“连环CALL”;因为一个学生未及时填报信息而蹲点守候;因为关注工作而忘记自己的身体状态。身为辅导员、班主任,在和同事、班干部一遍遍督促下,每每看到数据填报100%完成,就由衷欣慰;虽然每天在群里各种“信息通知轰炸”,成为唠叨的“王妈妈”,但只要收到学生回复“平安”、“都很好”,就着实安慰。正如回复学生时说的那样,“你们安全我们放心”。职责所在,使命必达!
何泽楠老师(研究生辅导员)
——暖心认真的“楠哥哥”
疫情期间,何老师负责研究生信息汇总、研究生教务等工作。从教研到考务、从信息填报到每日汇总、从研究生招生到网络开课,何老师承担着研究生学生工作的重任。每天,他总会不厌其烦的在研究生和班委群里提醒着同学们,准时填报信息、及时登录课程、汇报当前身体情况,成为研究生心中暖心的“大哥哥”。
【何老师寄语】:
希望在疫情的特殊时刻,大家配合好老师做好信息上报工作,要如实、及时、准确地汇报自己的健康情况,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安全负责!尤其是研究生,应当更懂事、成熟、遵守学校学院相关规定。希望同学们在特殊时期,认真完成课程学习,认真打卡健康信息。有问题,有困难,找我们!
何菲老师(本科生辅导员)
——温柔亲切的“何妈妈”
疫情期间,何老师主要负责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的本科生学生工作。何老师柔声细语的叮嘱、苦口婆心的督促、细致入微的关心,成为工管专业群每天上线的准时提醒。家有萌娃撒娇打扰,何妈妈在家坚持带娃办公,实属不容易啊!【小编感慨,熊孩子们坚持打卡也要乖乖听话,不要给老师们添堵哦!】
【何老师寄语】:
疫情工作期间,本人发生如下变化:1.从唠叨的辅导员变成特别唠叨的辅导员;2.从佛系的班主任变成焦虑的班主任;3.从温柔的“老妈子”变成暴躁的“老妈子”。
为减少信息填报返工提高工作效率,反复跟班长们、同学们解释强调,变的特别“唠叨”;作为班主任、辅导员,每天早上9点督促带班的宝贝们报平安,然后再督促工管专业没填报的学生,10点以后发现娃们还没填完就焦虑附体,忍不住一遍遍查看督促,打不通学生电话就打家长电话,直到全部完成才能冷静下来;家中的熊孩子每天总是在妈妈任务紧急时缠上来,不是大喊大叫无理取闹要陪玩,就是“妈妈,宝宝要打字了”各种撒娇打扰,于是忍不住河东狮吼,在家办公真是考验亲子关系的一大利器。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进入尾声,大家共同努力也能有所收获,待春暖花开,我们再聚首。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陈康老师(本科生辅导员)
——辛苦忙碌的“陈爸爸”
疫情期间,陈老师主要负责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方向的本科生学生工作。作为新手奶爸,陈老师每天要照顾宝妈和宝宝的生活起居,同时兼顾繁忙的学生信息统计工作,忙的不亦乐乎。幽默诙谐的陈老师,常用亲切交流或开玩笑的方式跟同学们进行善意提醒和强调督促,透露出“老父亲”慈爱的微笑。抱娃办公成为陈爸爸这个寒假最特别的体验,【小编也想对陈爸爸说一句“辛苦啦!”】
【陈老师寄语】:
这个寒假体验了在家办公的酸爽:一边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报送最新的学生健康情况、催促学生及时上报信息,另一边还要照顾坐月子的老婆、刚出生的女儿、不听话的狗子。可以说,是相当的充实了!希望同学们可以按时完成每天报送,做个听话的乖孩子,一起加油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杨伊凡老师(留学生辅导员)
——耐心答疑的“杨妈妈”
疫情时期,杨老师主要负责留学生管理相关工作。留学生因为语言、地域等原因,给老师们的印象大多是“不听话、不好管”,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想要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配合学校学院的相关工作安排,可谓是一项挑战。杨老师在这个假期也一直忙碌着,既要照看好刚过1周岁的宝宝,同时做好留学生的沟通与信息报送工作,肩负重任,一遍遍耐心答疑。
【杨老师寄语】:
起初,由于对疫情信息了解得不充足,留学生对学校诸如封闭式管理等防控措施不理解、不配合。作为留学生辅导员,我一面向他们通告中国疫情的相关报道,一面向他们传递全国各地防控措施所带来的正能量,让他们充分认识和了解疫情的严峻形势,并邀请他们同我们一起来对抗这场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战疫”,让大家既避免恐慌,又不可大意,无关国籍,树立信心!
在学院留学生助管们的分工配合下,我们的工作有了成效,留学生对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关心,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他们由衷感谢学校对在校留学生提供的后勤保障,感谢学院领导的专程走访以及暖心的慰问!希望我们同心协力,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这是疫情特殊时期,老师们真实的工作状态,依旧忙碌、依旧辛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辅导员们、行政老师们不记得拨打了多少电话、发了多少通知消息、整理报送了多少信息数据、回复了多少师生提问。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生活,却都在师生最需要时,冲在前面,承担起疫情期间各项工作,为师生做好保障服务,不忘使命、负重前行。因为有你们,以及一群同你们一样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因为有你们坚守岗位、牵挂着师生的健康平安,让这个虽然漫长的假期充满着温暖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