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越崎土木讲堂】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深圳大学金银富教授做客第40期越崎土木讲堂

发布日期:2025-08-11    点击次数:

2025年8月8日上午,由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第40期“越崎土木讲堂”在绍兴文理学院志廉楼224会议室举行。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尹振宇教授、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金银富教授应邀分别作了题为“Practice of machine learning in constitutive modelling of soils”和“MPM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海洋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副校长胡云进、科技处副处长钟振、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黄睿、相关师生及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姬建主持,学院师生及相关科研人员到场聆听并积极参与交流。

在第一场报告中,尹振宇教授结合多年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土体本构模型构建与工程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他指出,近年来土体先进本构模型不断涌现,参数辨识与模型选择已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与难点,甚至令部分工程师无所适从。尹教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本构模型的思路与步骤,并分享了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效果与经验,为岩土工程智能化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本构模型智能选择、参数反演以及人工智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等问题与尹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第二场报告中,金银富教授聚焦于海洋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大变形问题及其与水的耦合效应,系统介绍了基于物质点法(MPM)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传统MPM方法在计算精度与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团队提出了新型隐式MPM方法、MPM-FEM耦合方法,并发展了土水耦合的单点两相与两层两相MPM方法。金教授结合流体力学模拟实例,展示了改进型MPM方法在滑坡、冲刷等海洋岩土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并与现场师生探讨了数值模拟在工程防灾减灾中的潜力与挑战。

报告会结束后,尹振宇教授和金银富教授参观了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工程院杜时贵院士创立的借小议大实验室。

据悉,尹振宇教授1997年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2006年分别获得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同济大学联合培养),现任岩土顶刊《Géotechnique》及《EJECE》《Geotechnique Letters》《ASCE-IJOM》四个国际期刊副主编,以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Acta Geotechnica》等多个岩土工程领域权威SCI期刊编委,近年来在国际岩土三大会刊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国家级青年人才10余名。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体宏微观特性及本构关系、岩土工程模型试验与大变形数值分析、人工智能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等。金银富教授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博士,研究领域涵盖本构参数优化识别及模型智能选择、机器学习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大变形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一区、二区论文超过50篇。曾获《Acta Geotechnica》2017年度最佳论文奖,现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与期刊的委员或青年编委,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 电话:0575-88342283 | 邮编:312000 |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