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土木建筑和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高等学校土木建筑和水利类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评选结果,今年度共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我院申报的成果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次优秀实践成果评选结果是对我院科教融汇育人工作的高度认可。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浙江省高等学校土木建筑和水利类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评选工作由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土木建筑和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旨在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获奖成果展示如下:
成果名称:《道路固废资源化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获奖等级:一等奖
学生团队:顾妙洁、赵一诺、王雅莹、林锴浩、吴思麒、鲁佳鑫、姚扬、郭荣艳
指导教师:王伟、李娜、姜屏
成果简介:
本项目揭示了水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黏土、聚丙烯纤维、氧化石墨烯等外加剂复合改性再生集料的力学特性,并且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测试,揭示了其反应机理。同时,研究发现铜尾矿、伊利石对氧化石墨烯有较好的吸附效应,从而拓宽了改性后道路固废的使用范围,为道路固废资源化再生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项目组成员结合研究内容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共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2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立项学生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
成果名称:《白改黑道路防“反”技术研究》
获奖等级:三等奖
学生团队:赵乐松、杨雅萍、陈俊杉、华欣荣
指导教师:包春燕、黄睿、陈华、王显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产教协同的模式,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以浙江省嵊州市普通国省道全寿命周期养护工程中的“G527 象义线(原嵊义线)”东阳-长乐段为工程依托背景,该路段改造工程在维养过程中反复多次出现反射裂缝,具有典型的病害特征。研究基于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揭示了路基结构反射裂缝的典型断面、形成模式和发展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将为完善改进碎石化“白改黑”施工工艺提供参考。研究立项国家级学生课题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成果名称:《“稻”梦空间,“菱”栖谷隐——红菱村特色民宿创意设计营销推广设计与应用》
获奖等级:三等奖
学生团队:王鹏、王语昊、陈婷薇、郭希可、方佳楠、杨思雅
指导教师:陈峰、郑亦汶、王婷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稻田文化为核心,创建以稻田文化为核心的活动体系,丰富当地产业结构,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对80年代的旧建筑进行改造,融入红菱村的文化特色,提升空间品质,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住宿体验。针对民宿内部,设计了展示空间、庭院套房、观光套房、胶囊酒店、稻香餐厅、亲子教育中心和创客工作室等多功能区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亲子教育课程,提供创客工作室空间,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同时为民宿经营者带来额外收益。通过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社群经营,提升客户粘性,保证客源,利用互联网平台讲述红菱村的故事。